1.排球之乡的排球之乡——文昌
文昌是世界排球场最多的地区之一。
虽然没有官方机构的正式命名册封,但文昌“排球之乡”的美称早已闻名遐迩。 排球,在文昌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追溯历史,排球运动在文昌流传,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文昌排球的发展如今已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几乎所有的村庄、中小学、企事业单位都有排球场,大多数人都能上场比试一番,每逢节假日、喜庆日,排球赛是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排球运动普及率之高,在全国也难有与之比肩的市县;而一个个全国冠军头衔的摘取,更是让“排球之乡”名动四方。文昌人无疑都有着深深的排球情结,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文体娱乐项目日渐丰富,许多文昌人恐怕不再对排球情有独钟。
我们也许不能说文昌排球的发展今不如昔,但如何给文昌排球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让“排球之乡”的品牌历久弥新,愈发明亮?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记者在采访文昌体育界人士时,看他们眉飞色舞地讲述文昌排球辉煌的历史,也听到他们对文昌排球未来发展的深思。
起落属正常 危机不存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文昌的排球队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文昌中学队、文昌青少年队多次在全国性比赛中名列前茅。
至于省级比赛的冠军,更是难以计数。回顾历史,文昌排球的优异战绩主要集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
1998年后,出现了一段空白,也就是在此期间,不少人发出“危机论”,认为文昌人对排球的热情消退,文昌排球今不如昔,担心文昌排球会出现衰落。对于此种担忧,文昌体育界人士几乎一致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有的甚至认为,文昌排球正处于兴旺发展的高峰期。文昌排球界前辈、曾任省教育厅体卫处处长的王振良认为,排球是文昌普及率最高、最有影响的全民健身项目,历史传统不是说改就改的。
而因为群众喜欢,每一任领导都非常重视,文昌排球因此能长盛不衰。曾是专业排球运动员的文昌市体育局局长陈导认为,文昌排球正处于兴旺发达阶段,整体环境比以前还好,“以前文昌有‘东面排球、南面篮球、北面足球’的说法,现在完全是排球‘一统天下’,排球在农村的普及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陈导说,文昌的排球比赛蔚然成风,各式各样的比赛对于保持文昌排球的传统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比赛,可以促进交流和提高竞技水平,提高排球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增加凝聚力。至于有一段时间文昌排球竞技水平出现滑坡,省内比赛的成绩被琼山等地超过,陈导认为,这种起落属于正常现象,“一方面我们有所松懈,抓得不是很紧;另一方面,别的球队实力不差,他们超过我们也很正常。”
这段滑坡引起了文昌排球界甚至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专门召集排球界专家开会研究对策,提出了“振兴文昌排球”的口号。“领导一重视,我们的成绩很快又上来了,这几年又拿了不少冠军。
这充分说明了文昌排球有雄厚的群众基矗”陈导说。文昌中学排球队主教练林明宙则颇为自豪地说,目前文昌中学排球可以说处于历史最好的时候,队伍建设健全稳固,成绩骄人,球队球员平均身高1.85米,是历届身体条件最好的。
身体条件制约竞技成绩不过,文昌排球的骄人战绩,几乎全是中学生球队和少年球队所取得的,在成人排球这个顶尖的竞技层次上,文昌排球在国内并没有打出多大名堂。而且,以前文昌排球还能为专业队输送过不少人才,甚至出现过国手,文昌的排球“明星球员”,最多也就是凭着排球特长被大学特招,最终谋一份职业罢了。
对于这种状况,文昌排球界人士并不讳言,是身体条件特别是身高的劣势,制约了文昌排球竞技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中学生和少年比赛,文昌球员的身材吃亏不太多,成年后差距就拉大了,1米8打人家2米的大个,网上劣势太明显了。
文昌市文体局副局长郭泽忠说:“如果排球比赛身高限定在1米85以下,我们敢夸口称雄全国,但不限身高,就一点戏都没有了。”至于早期在成年比赛取得的一些好成绩,以及曾有不少球员打过专业队,那是因为以前排球并不像如今那么大型化,那么长人如林,文昌排球运动员的技术优势和灵活的身手那时能有用武之地。
“文昌排球在中学生和少年排球赛中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是完全可能的,但成年队要想打出名堂,实在太难了。”王振良有点无奈地说。
成立专业队很有必要文昌排球没有再涌现出成人专业和职业球手,文昌体育界人士还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因:省里没有专业运动队,人才输送的渠道不畅通了。曾有过“广东排球半海南,海南排球半文昌”的说法,以前海南属广东管的时候,文昌排球打得好的球员有可能被广东队挑走。
1993年,海南的专业体育布局取消了排球项目,排球苗子就只剩下上大学继续打排球这条出路了。当然,以排球的大型化发展状况,文昌的排球苗子大多数恐怕很难再走当职业球手的路子。
但身高也不是绝对的,陈导就认为,“海南排球苗子如果能得到系统的专业训练,至少可以在职业队甚至国家队中竞争自由人、二传手等位置吧。”而成立专业队,引进先进的技战术和训练方法,无疑可以促进海南业余排球竞技水平迈向更高的层次。
因此,文昌排球界人士都呼吁,海南有雄厚的排球群。
2.如何实现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建设健康中国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系统工程。当前加快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出几点建议。
一、普及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服务,打好“体医”组合拳。在社区医院新建一批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站,建立“体医”复合型人才队伍,充实到各社区站点。把国民体质监测纳入社区“惠民”工程,每年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体质特点,开运动处方,及时有效地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开通医保卡一体化服务系统,鼓励将医保卡余额用于居民的健身需求。
二、提档升级公共体育服务,完善健身场地保障机制。深入实施健康广西体育惠民工程,提升和完善现有的四级基本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力争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为全民健身提供场地保障。同时注重活动指导服务,
三、因地制宜,分类分步实行示范创建。在全区14个地市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城乡社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试点建设。在南宁城市社区开展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试点,到2020年实现城市社区居民“十分钟健身圈”;在柳州开展全民健身社会化生活化试点,建立市、县、社区三级体育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来宾开展全民健身乡村体育活动常态化试点。充分发挥来宾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比较完善的特点和优势,探索乡村体育活动常态化;在百色开展体育扶贫试点,探索建立体育扶贫的新模式。
3.海南文昌市为什么被称为排球之乡
文化发达,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
文昌市又是全国著名的 “排球之乡”。文昌市开展排球运动,已有70多年的历史。
据说,1917年 文昌市就开始打排球了,最早开展这项活动的是东郊镇,因为这 里去南洋的人比较多,他们从南洋传回打排球的技术,后来逐渐 推广全市。 但当时打排球的都是男子青壮年,至1932年,文昌 女子高小学校也成立了女子排球队,“文昌女排”从此诞生。
此 后,全市排球运动非常活跃,城乡各中小学校之间,经常开展排 球邀请赛。每逢佳节,各乡、镇、村群众自筹奖金、奖品,组织 排球联赛。
全市各乡镇均张贴球赛广告,吸引方圆几十里的男女老少前 来观战。 其热闹场面不亚于当今的足球赛。
解放后,文昌市政府十分重视排球事业的发展,使这项传统 的体育活动得到普及和提高。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 代初,全市排球运动发展达到高峰,当时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 的排球队。
文昌男子少年排球队,1958年和1964年先后两次获 得全国冠军,女子获第四名。 1986〜1992年全国中学生夏令营 “振兴中华杯”排球赛中,男子获三个第一(三连冠),女子获 一个第三名,两个第四名。
近几年,全县再次掀起了排球热,每 当黄昏时分,无论在山村、城镇或学校、工厂、机关,到处都有 人打排球,海边渔民也利用空余时间在海滩上挂网打球,排球成 为文昌市广大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群众称它是“文昌市 的市球”。
4.排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3000字论文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 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 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论文正文(1)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
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 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 结论。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论文装订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
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
论文著作权实行自愿登记,论文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a.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c.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d.报纸文章。
5.怎么办
在农村,增强农民体质和活跃 农村文化生活有待加强。
政府部门在 “统筹城乡”中,农村社会事业备受 重视,这为农村体育带来发展机遇。 “小城镇大战略”的实施,将有利于加 快农村社会事业包括体育事业的发展。
老年人在发展农村全民健身事业 中,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参谋 工作: 一、利用老关系,选拔条件较好 的乡镇、村进行试点。 先搞好调查,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 “农民健身工程”方案,找准实现突 破点。
二、帮助政府部门,抓住场地、组织、活动这三个关键环节,坚持活 动和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原则,逐步 改善农村居民开展健身活动的环境。 三、引导和扶持农村基层文体专业 户,给这些文体专业户做好参谋工作。
四、帮助农村群众利用农村学校 场地设施开展健身活动,缓解场地短 缺问题。 五、具体策划因地制宜开展农村 体育活动,并向经常性发展。
总之,农村体育健身事业应当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农民为主要对 象,以乡镇为重点,面向基层,服务 农民;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 以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繁荣农村体育 为中心,深化体育改革,推动体育发 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农民身体素 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农村两个 文明建设服务。 。
6.求关于 谈排球运动在健身中的意义及发展 的文献综述
排球运动的特点,是要求运动员对场上各种变化情况具有精细的感受能力,如运动员在场上完成许多复杂的运动时,动作要十分准确,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人体运动分析器对肌肉感觉作精确分析才能做到。
排球运动技术动作有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战术机动灵活,姿势变化多端,每个运动员要掌握全面的和多样性的动作技巧,使身体的各部分得到充分的锻炼。特别是手臂、手腕、腰部、腿部的肌肉得到均匀地发展,力量逐渐增强,身体更加机动灵活。
排球运动对神经系统的锻炼作用也很显著,尤其在比赛时,场上情况千变万化,运动员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以便根据场上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排球场上,当各种具有不同力量、速度、弧度性能的球由对方网上飞来时,要想准确无误地接住这些球,必须使身体处于最有利的姿势,不知你观察过没有,有些动物从静止到向前跳跃捕捉某些食物时,总是先把四条腿弯曲起来,全身蹲得很低,然后猛跃向前,一举成功。打排球时,运动员多次根据对方的情况,从相对安静的较低位置,突然做出剧烈的动作,这不仅锻炼了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心脏、肺脏的生理功能,使其跳动加快,呼吸加深,更好地供应肌肉必需的氧气和养料,使肌肉爆发力得以提高,久而久之,内脏器官和运动器官的功能,便显著增强了。所以排球运动员的心肺功能都比较好。
7.三大球运动与健身有何关系
在大众健身领域,球类运动中的“三大球” 篮球、排球、足球,是青少年学生十分喜欢和参 与及观赏最普遍的运动项目,即使是学龄前儿 童也十分热衷于各种篮球和足球等游戏,人们 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活动 方式,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大球运动具 有娱乐性、趣味性、审美观赏性、广泛适用性和 社会交流性等特点。同时,常以竞争和群体的 方式进行,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少年儿童勇敢、顽 强、沉着、果断、机智、灵活的意志品质,而且能 极大地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群体意 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因此,其锻炼价值和 产生的效果将会使人终身受益。
8.海南人为什么打排球厉害
海南排球群众基础很好,排球在海南开展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了。
文昌既是著名的“排球之乡”、又是“华侨之乡”,其实二者还颇有关联,在文昌排球的历史上,清末的归国华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
全市有55万人。而归侨、侨眷就有30多万,占全市人口的60%。文昌市开展排球运动就是由该地的华侨、华人从海外传回来的,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朝末年,文昌就开始打排球了,最早开展这项活动是东郊镇,因为从这里去南洋的人比较多,他们将从南洋学回的排队技术,逐渐推广到全市。
扩展资料:
打排球的硬件要求
场地要求
排球比赛场地为18米*9米的长方形 ,四周至少有2米空地,场地上空至少高7米内不得有障碍物。场中间横划一条线把球场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所有线宽均为5厘米。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气压为0.40-0.45千克/平方厘米。
球网
场地中线上空架有球网。网宽1米 ,长9.50米,挂在场外两根圆柱上。女子网高2.24米,男子网高2.43米。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处各有5厘米宽的标志带 ,在其外侧各连接一根长1.80米的标志杆。
球
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气压为0.40-0.45千克/平方厘米。
转载请注明出处健身知识网 » 海南乡村排球运动与全民健身的融合